当前位置:

​中国营养学会历史

中国营养学会

        成立于1945年,是中国营养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营养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我国营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经历7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理事会、党组织、监事会和38500余名会员、14个工作委员会、22个分会,以及专职职工26名的现代科技社团。

营养学兴起和中国营养学会的建立

        营养对大家并不陌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饮食养生思想源远流长,并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等。

      营养科学(Nutrition Science)是研究食物、膳食和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同时也包括对食物供应体系、饮食行为等的研究。以科学视角揭示食物奥秘,探索人类生存、繁衍和劳动、健康和长寿的关系,是现代营养科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世纪是营养科学的开端,也是营养研究繁荣兴旺时期。根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营养学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17年开始的生化与营养教学。中国的一些教会医学院校,在化学或生理课程中开始兼授一些营养学理论和知识,例如教学大纲包括:热能与营养、糖与营养、脂肪与营养、蛋白质与营养、矿质与营养、维生素与营养等。国内不少生化学家和农业化学家也开始从事营养学研究。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吴宪教授带领从国外学成回来的生化学家林国镐、万昕等从事营养研究。国内各地医、农院校和科研单位相继兴起,营养学研究和教学快速进步。
1920年—1937年,这一段时期,国内各门科学皆大有发展。1924年,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试验所主编的《病人食谱》出版;1928年,《营养概论》出版,1937年《我国民众营养素之最低需要》和《食物营养价值》出版,《科学》杂志第23-25卷上连载的21篇“营养讲话”(郑集与周同璧合写)等学科著作,成为是我国历史上现代营养学研究启航的标志。这些成果,以营养科学的观点,定性定量的描述食物,解释食物和人体健康关系,为中国营养科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牢固根基。

      1937年后,随着时局动荡,我国各高校和学术机关纷纷西迁。1940年秋,由万昕教授负责开展“军队给养”专题调查,发现部队有大量患有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者;其他学者对大众存在的蛋白质普遍营养不良进行了研究。
      面对战士的营养疾病和大众饮食营养问题,1941年,中央卫生实验院在重庆召开第一次全国营养会议,出席会议的委员有吴宪、侯祥川、郑集、林国镐、万昕、王成发等;咨询委员有林可胜、沈学瀚、汤佩松、孙宗彭、沈同、周寿等;各机关代表出席者有陈朝玉、陈素非等。专家们爱国热情高涨、讨论热烈。会议一致同意成立中国营养学会,并推举郑集、万昕等为筹备会负责人。

      1945年,中央卫生实验院召开第二次全国营养会议,会上正式选举成立了中国营养学会,选举万昕、郑集、汤佩松、王成发、沈同等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由万昕担任第一届理事长,郑集兼书记,汤佩松兼会计。会议讨论中国营养问题的报告、通过士兵营养标准等议案。

中国营养学会的发展

      中国营养学会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早期发展阶段(1949年以前),专业委员会阶段(1949-1981年与生理科学会合并的时期),复会初期发展阶段(1981-1996年)和近年发展阶段(1997年-)。

早期发展阶段(1949年以前)

      1945年在重庆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营养会议,中国营养学会正式成立。1947年抗战结束后,中国营养学会迁至上海,挂靠在上海国防医学院(林可胜为院长)。这个时期,以吴宪、万盺、郑集、罗登义、沈同等为代表的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科学家开始了在中国营养学领域的耕耘。1943年沈同《营养新论》,罗登义《营养论集》等著作发表。由郑集编著《实用营养学》于1947年由重庆正中书局出版发行,先后出版多次共发行了约5万册。1946年吴宪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后成为1948年首届中央研究院的院士、营养研究所所长,并担任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营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热能需要量委员会委员。所有这些都为中国营养学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给营养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专业委员会阶段(1950-1980年)

      根据安排,中国营养学会与中国生理科学会合并(营养专业委员会),1950年至1966年之间的活动以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生理科学会内进行。1953年,在科研和高等院校的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等部门中的生理、生化、药理、营养等学科队伍不断壮大,中国生理科学会会员人数也不断增加。

      1966-1978年期间,学会的学术活动和组织发展基本停滞。

复会初期发展阶段(1981-1996年)

      1981年中国营养学会复会,由沈志平教授担任负责人,为平稳过渡,1984年10月在武汉进行选举,沈志平教授担任理事长,金大勋、顾景范、彭恕生、李珏声担任副理事长;此时已发展会员878人,先后成立了儿童营养、临床营养、营养教育、公共营养四个专业组及老年营养、特殊营养两个专业筹备组。

      1988年10月28日,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在青岛举行,选举产生了49人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沈志平教授任理事长。经讨论,提出了“我国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的修订意见,同时首次制定了我国的膳食指南。会议成立了妇幼、临床、公共、老年、特殊、微量元素营养、营养资源7个专业组。1992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南京举行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召开了第六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有325名专业人员参加。1996年10月7—10日,在成都举行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召开了第七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出席人数434人。选举理事长为葛可佑,副理事长为陈吉棣、陈孝曙、顾景范、李珏声、赵法伋。

      中国营养学会于1984年加入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1985年加入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FANS)。前理事长陈孝曙教授在1995开始担任亚洲FANS理事长,1995年10月7-11日于北京召开亚洲营养科学大会,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营养学家出席会议,其中我国营养学家近300人与会。中国营养学会首次组织我国有关学者40余人参加了1993年的第十五届国际营养会议。


近年发展阶段(1998-至今)

        中国营养学会由刚成立时的几十位会员发展到现在的近40000名会员,营养科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中国营养学会的发展历史,反映了我国营养事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过程,更彰示了我国几代营养学专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

        学术交流: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已经成为国内外营养界的学术盛事和学会的学术标志;海峡两岸学术会议、亚洲营养领导人高峰论坛、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国际植物营养素学术研讨会等学术精品会议已经成为中国营养学会凝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营养界同仁的重要学术活动。

        人才培养:在中国营养学会的促进下,国内华西、中山、哈尔滨医学院等十大院校首批设立营养学专业。2019年,已有1006所高等院校设立了营养学本科专业,315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专科专业。各大医院相继建立临床营养科室,为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了保障。注册营养师制度的建设,为营养人才职业发展提供了规划和保障。

        科技工作:《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品牌工作。自1938年首次制定,历经70余载。五次全国性的营养健康调查,为发现和解决全民公共健康问题做出了贡献。

      自2003年始,中国营养学会通过设立营养科研基金,促进营养科技创新和营养人才发展。至今,由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同设立的基金群,已经成为中国营养界促进学科和人才发展的重要支撑。

        科普工作:自1988年首次发布开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影响了中国几代人营养观念和行为改变。中国营养学会创立全民营养周,让营养科技工作者走到百姓间。

        智库工作:中国营养学会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围绕国家标准、共识和指南制修订,学科发展和前沿热点科技预判,科技成果评价,科普专家团队建设等,开展系统工作,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上一篇:妇幼营养分会历史  下一篇: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介绍